垂钓的作者是干什么的,垂钓的作者是干什么的呢
张志和的《渔歌子》表现作者怎样一种的心境?
《渔歌子》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,原词是这样的:
渔歌子
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据说是这样的:唐代宗大历七年(772)九月,颜真卿任湖州刺史,次年到任。张志和驾舟往谒,时值暮春,桃花水涨,鳜鱼水美,他们即兴唱和,张志和首唱,作词五首,这首词是其中之一。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,长庆三年(823),李德裕访得之,著录于其《玄真子渔歌记》文中,始流传至今。
前两句写景,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,可通过描写的几种景物可以知道正是春汛到来,桃花正开,白鹭正在自由的飞翔嘻戏,河里的水缓缓而流,下着细雨,一个渔翁在河上悠闲打渔。在这样细雨情况下,不需要回家去避雨。展现了一种自由悠闲祥和图画。同时也把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表现的淋漓尽致。!
一、从写作背景看:张志和少年成名,随后平步青云,官至正三品,但因“力谏”不准而被贬。又遇父亡,母死,妻卒。这样的打击,对一个人是何其大呀!不是谁都能承受的了的。在这样的现实中,他能写出这首词,表现出了他豁达,大度,看淡仕途,向往归隐的心境。
二、从词的内容看,前边写美景如画(青山,绿水,白鹭,桃花,鳜鱼),后边写一位渔翁,在山水间垂钓,乐此不疲,即使“斜风细雨”也“不须归”(不用着急回去)——你说我现在不钓钓鱼,赏赏景,去干啥呢?——表现出他归隐后的自然,平和的心境。
张志和虽然是“大家”,但贬官,亲人亡故,对他的打击确实太大了,以至于他后来英年早逝!
渔歌子
[ 唐 ] 张志和
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译文: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,江水中,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,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。
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,披着绿色的蓑衣,冒着斜风细雨,悠然自得地垂钓,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,连下了雨都不回家。
赏析:《渔歌子·西塞山前白鹭飞》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。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。这两句里,出现了山、水、鸟、花、鱼,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,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。
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。尾句里的“斜风细雨”既是实写景物,又另含深意。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,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。
其实,词的开头两句就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的“江南春景图”。“西塞山前”点明词中所描绘的具体地点在太湖附近。这里的春景如何呢?
那么,作者以生花之笔勾出:在黛色的山峦前,白色的鹭鸶在翱翔,粉红的桃花在怒放,清澈碧绿的江水在潺潺的流着,鲜美名贵的鳜鱼自由自在的潜游。
最后一句“斜风细雨不须归”应该是表达了诗人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,久久不愿回家。全诗着色明丽,用语活泼,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。也衬托出诗人生活在乱世所向往着美好的生活。
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深挚爱恋,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讴歌。
张志和的《渔歌子》,其实是作者作为钓徒的内心自白书,把自己深爱钓鱼生活表露无遗。
1.诗歌及释义
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诗歌大意是: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自在地飞翔,江岸上的桃花正盛开,肥美的鳜鱼在江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。
渔翁头连下了雨也不回家,戴着青色斗笠,身披着绿色蓑衣,冒着斜风细雨,悠然自得地在江上垂钓。
2.钓徒的梦想
《渔歌子》的作者张志和,曾经是一位神童,三岁能诗,六岁能文,十六岁做官,后来有感于官场无常,以及在父亲、母亲、妻子去世的打击下,对官场产生厌倦,于是归隐湖州,成为一位渔父,并深陷钓鱼的乐趣,一发不可收。
从此,张志和给自己起了个号为“烟波钓徒”,也就是江上烟波粼粼,钓鱼为徒,那是有多热爱钓鱼,给自己封为钓徒!
张志和隐居湖州,以钓鱼为乐,他的哥哥们担心他因钓鱼而不回家,不思进取,在会稽东郡山阴县买了一块地,建了几间房屋,让弟弟回来住。
但弟弟张志和却铁了心,追求钓鱼的梦想,成为一名渔父,故说道:“浮云富贵非吾愿,且买扁舟理钓蓑。”富贵只是浮云,不是我所追求的,买一扁舟,穿着蓑衣,江上钓鱼才是我的梦想。
3.内心自白——《渔歌子》
张志和沉迷在湖州钓鱼生活,哥哥曾写信劝他:“乐在风波钓是闲,草堂松桧已胜攀。太湖水,太湖水,洞庭山,狂风浪里且须还。”
但作为钓徒,《渔歌子》说是张志和内心自白书更为合适,因为他借此回应了哥哥的担心。
爱好钓鱼人的人,不管什么气候,只要有鱼钓,即使横风细雨也不在乎。
看,在细雨中,穿着蓑衣,多不方便,但诗人不管,照样雨中乐滋乐滋的。
看到的鸟儿在自由地飞,桃花盛开的季节里,鳜鱼正肥美,反正雨中看到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啊,更重要的是在美好的环境里能钓鱼,不用回家去!
于是,张志和在《渔歌子》中写道: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不须归原因无他,钓鱼让他远离尘世,心平气和,像白鹭、像鳜鱼,自由自在地快乐生活!
因此,《渔歌子》表现了诗人追求钓徒渔父的生活,体现出渴望自由自在、快乐生活的心境!
全词如下:
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 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解析:
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这两句是渔翁垂钓的环境描写。有地点,有时令季节。地点是“西塞山”,时节是“桃花流水”的春季,三四月间吧。山、鹭、鱼与桃花流水,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江南的水乡春汛图,柔和宁静但又充满活,给人极大的文字之美与心灵感动。尤其是在大自然被如此呼唤的今天,人与万物和谐的表达是中国词最具魅力的主题之一。张志和在前两句里有了生气勃勃的呈现。
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这就是一幅三句话的渔夫素描画像。渔夫的形象与斜风细雨的自然背景完美切合,并成千年定格之印象,以后对渔夫形象的刻画,再也没有比张志和更鲜明的记忆了。无论是李煜还是苏轼,皆不能脱其藩篱。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和淡泊,从此也成为渔夫形象的标配。千秋不易。
《渔歌子》表达了什么
全词语言清通,格调超脱,营造出的意境优美,也是令人代代神往。
词人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,表达了高旷、悠远的意趣,以及对自由人生、大自然的无比喜爱。
民国文人俞陛云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云:“
自来高洁之士,每托志渔翁,访尚父于硒溪,讽灵钧于湘浦,沿及后贤,见于载籍者夥矣。而轩冕之士,能身在江湖者,实无几人。志和固手把钓竿者,而词言‘西塞’、‘巴陵’、‘松江’、‘雷溪’、‘钓台’,地兼楚越,非一舟能达,则此词亦托想之语,初非躬历。然观其每首结句,君子固穷,达人知命,襟怀之超逸可知。‘桃花流水’句,犹世所传诵。”
也说的明白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olidayhousescb.com/post/3876.html发布于 07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