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网杆子 鱼篓怎么安装 钓竿的-鱼网杆子 鱼篓怎么安装 钓竿的***
鲶鱼怎么找?
1、池塘中找鲶鱼 如果想要在池塘中找到鲶鱼,你就要亲自到池塘边上好好转转了。
2、水库中找鲶鱼 在水库中寻找鲶鱼比较容易,因为鲶鱼是肉食类动物,多以小型鱼类为食,比如泥鳅、虾米等。
3、河流中找鲶鱼 要想在河流中找到鲶鱼,必须了解鲶鱼的生活习性。鲶鱼属于夜行性动物,白天藏在河底的泥坑里和树根下睡觉。
1.乱巢网捕鲶鱼喜欢躲藏在深水塘、河沟边石堆石隙及较深的洞穴里,往往一窝就有几公斤。发现鲶鱼巢时,设法捕捉到1条,用针或刀片在其身上划几道伤痕,涂上适量旱烟筒屎(烟油)后放回原处。受伤了的鲶鱼回窝巢后因痛痒便在鱼群中乱窜乱撞,其他鲶鱼嗅到烟油毒味后纷纷外逃。捕捉者只需把事先摆设于水底的鱼网一收,便可一网打尽。
2.香饵诱捕将十几条筷子般粗的蚯蚓,用火烤至半熟并发出香味,再用小绳索将蚯蚓捆成一串串,然后放在鲶鱼窝附近的水中。鱼闻到诱饵香味,便纷纷来抢吃。由于鲶鱼有咬到饵物不肯松口的特点,两个头鳍容易挂在串圈上,此时,把成串的蚯蚓往水上面提起,迅速用鱼网捞接即可。如此反复数次,就可将附近的鲶鱼全部捕获。用这种方法,有时1次可得十多条鲶鱼。
3.鱼篓诱装用竹篾编织若干个鱼篓,形如大油桶,两头口端有V形的竹编活门,鱼可进不可出,然后将花生麸或米糠炒香,用纱布包好再系上几条蚯蚓一起放入鱼篓中央。夜幕降临时,把竹篓放在鲶鱼常出没的水里,用石头压好,不让浮动。次日早晨收篓,每只鱼篓可得1~2公斤鱼,一般也有2~3条,很少落空。
4.造窝装捕看准河沟边鲶鱼较多的地方,用人工在角落里或较深水处挖掘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圆形深坑,开1~2个进水口,用片石或鹅卵石在坑内架空留隙堆砌,形成一个自然的鱼窝。窝内放些鱼喜欢吃的香饵,如烧过的猪、牛骨头,生羊油等,引诱鲶鱼来群居。1个月后封住进水口,把石块搬开,戽干坑水即可捕鱼。捕后仍把石块依样砌好,待以后再捕,1年起码能捕2次,多的1次可得鲶鱼10~20公斤。
5.竹筒冬捕在鲶鱼越冬前,搞几筒直径10~12厘米粗,1.3~1.5米长的旧竹筒,底端打3个小孔,把进水口到底倒数第2个节铲光,不留一点节页,进口边打一小孔穿绳系在岸上的固定物上,竹筒压在有鲶鱼的深水处。鲶鱼在天冷时会进入竹筒内越冬。1冬春可收捕3次,可捕鲶鱼6~9条。冬
天不用下水,拉起穿绳就可捕获
快失传的实用竹编手艺有哪些?
。
竹编整个行业目前状态不是很好,从业者多为中老年,实用竹编器具失传倒是谈不上,各地区都有人在做,只是从业者少,编织多为日用粗编织器具:比如斗笠,菜篮,竹筐,背篓,蒸笼,竹匾,簸箕,竹椅等等,另外艺术性一点的竹编产品有:竹编书画,竹编扇,竹编茶道用具,竹编雕塑摆件,竹编花器等等。
现在整个行业缺少新一代年轻人的加入,老辈竹编多为生产粗编产品,虽说实用性强,但缺少与时俱进,像日本的竹编就发展的比我们的好,他们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,上升到更高的审美层次,值得我们学习。
作为竹编行业的从业者,我也在思考,竹编要怎么转型,新一代要怎么传承,怎么保留中国几千年来的竹编文化,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。谢谢!
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人,从小就见邻里的叔公有一好手艺,能用对面山上砍回来的大竹制作很多实用的竹制品工艺。(竹篮,关鸡鸭的竹笼,畚箕,簸箕,捞饭的罩篓,洗锅的竹线刷,竹藤椅)
勤劳的客家人有着非常多的能工巧匠,会用竹篾竹片制作竹制品工艺的人在八九十年代非常多,而且还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,比如我们以前割稻子挑稻谷的“箩”,晒谷子用的“谷搭”,手提的“寿篮”,装黄鳝泥鳅的“垒子”,竹编的凉帽,这些都是编制非常精美的竹篾制品。只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农村劳动力的外流,已经很难见到这些竹制品工艺了,制作这些的师傅也没有后继有人,已经失传。只是目前也还没有把这些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保护传承。
这些传统的竹编手工艺品确实是非常的精美和实用,只是由于市场的需求和生活水平的改变,失传或即将见不到的这些竹制品已经凸显,这其实也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,也是希望客家在这方面会有后继有人,能保护并发扬光大。
麻烦关注我 了解更多资讯
感谢阅读 麻烦点赞 谈谈你们还有什么好的竹制品即将失传的?
快失传的实用竹编手艺有哪些?
竹编手艺在我国可谓历史久远,源远流长!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竹编制各种器具用以存放物品,及至秦汉,竹编手艺已达到较高水平,在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竹编不断发展完善,编织技艺亦越来越精湛!——人们不仅用竹编织各种生活、劳动工具,在明清的江南一带,还被编织成书生赴京赶考的书箱、考篮!竹编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可谓盛极一时!
然而,时代在发展,科技在进步,越来越多的竹编器具被价廉物美、方便实用的现代物品所取代,几至失传!真有一种“此一时,彼一时”感慨!
一、箩筐 箩筐是人们用竹子编织的一种盛粮食的用具,主要用于挑粮食***粮食,是以前我国农村家庭户户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,在某些地方甚至用以挑小孩!现在除了少数地区尚有应用,几乎濒于失传,已被轻便实用的编织袋代替。
二、竹编火笼 火笼又叫烘笼,是人们用竹编制的烤火器具。编好后,只需在里面放入陶钵,陶钵里装上点灰和干炭火即成,可随手提携,非常方便。现在已被空调、火桶、烤炉等挤出市场,已无人编制售卖,濒于失传。
三、竹编灯笼 以前的人们,逢年过节,家家必在大门和院里挂灯笼。这灯笼也是用竹子编织,编好后在外面糊上大红纸,再在笼里点上灯烛,挂于大门两边和院里,看着喜庆、热闹!如今亦被几根铁丝做筋骨的红绸灯笼所取代。
四、竹编果盘 逢年过节,客人来访,瓜果是要盛出来吃的,以前的人们多用精致的竹编果盘,环保耐用,而现在的人们却为了显示高规格和富有,多用玻璃果盘或其它高档材料做成的果盘,看着是高***,却少了竹编果盘的文静素雅。竹编果盘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濒于失传。
五、竹编提蓝 以前人们走亲戚装点蛋呀面的,喜欢携竹编提蓝,既秀气又实用,现在人们不用这个啦,直接手机发红包,省事多了。于是竹编提篮再亦用不上了,篾匠也懒得编啦!失传了!
六、竹编晒席 以前的农家院哪舍得用水泥抹呀,人们晒粮食只能用竹编的晒席。早晨铺开,晚上卷起,还是有点麻烦。现在的农家院直接用水泥一抹,光滑漂亮,晒粮食方便省事。因此,晒席亦退出了历史舞台!
濒于失传的实用竹編手艺很多,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!但它们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功不可没!人们怎能眼看着失传?2006年6月10日,嵊州竹编被***院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,竹编工艺被载入历史史册并得以保护和传承。
欢迎关注土家族阿妹,谢谢分享、点评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olidayhousescb.com/post/9319.html发布于 2024-11-23